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疫”点心事——心理暗示

更新时间:2020-3-13 16:35:04

在疫情爆发初期,发生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武汉封城当天,我和爸爸在路上遇到了小学同学的父母。小学同学在武汉上学,放寒假之后回来的,寒暄几句回到家,就在新闻上看到了武汉封城的消息,我和爸爸都有点担心。随后我一直在心里记着这件事情,很紧张,结果第二天身体就出现咳嗽、乏力等症状,结果去诊所看,医生说并没有感冒的症状,随后在第三天这些症状就消失了,我心里的担心紧张也随之消失了。我不禁疑惑,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情况,想来想去,原来是不知不觉中我对自己进行了心理暗示。


image.png


   心理暗示在《心理学大词典》上的描述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會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它能支配影响你的行为、情绪甚至生理。暗示者可以是他人,也可以是自己。它像是一种启示、提醒和指令,它会告诉你将注意集中在什么地方,追求的结果是什么。正如爱弥儿柯尔说: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强的力量在内心,最好的教育者就是你!


 而心理暗示又可以分为积极心理暗示和消极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激发人的内在潜能,使受暗示者发挥最大的能力,向被暗示的美好目标努力。


 教育心理学中常用到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积极心理暗示实验。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在一所小学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些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收到了实验者的暗示,对名单上的学生抱有更高期望,在日常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通过态度、表情、体谅和给予更多提问、辅导、赞许等行为方式,将隐含的期望传递给这些学生,学生接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积极暗示,认为自己就是“最有发展前途者”,从而更加努力学习,给予老师积极的反馈。


image.png


 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容易给人的情绪甚至智力和生理状态带来不良的影响,使被暗示者情绪波动变大,做事时信心,或者在生理状态方面出现异常。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工人下班后被锁在“冷库”里,第二天被人们发现时已冻死了,而令人惊奇的是,那天根本就没通电,冷库里只是常温!


        在过去的许多临床实验中表明,心理暗示对自身细胞组织器官的可见影响效果主要看当事者的认知程度, 即被试对测试内容和医嘱的可信程度。认可程度越高,对人体自身细胞组织等的影响作用越显著性。当你将一件与你自己身体紧密相关的事情完全当真,丝毫不怀疑其真实度时, 你身体组织的对应情况就会被你的认知制造出来, 原因就在于潜意识里认为它真是那样的, 即使在那之前并不存那样的情况。就如冰箱里的工人,坚信冷库正常运作,自己必定会被冻死,进一步影响了自己的生理机能,最后真的“冻死”库中。又如文章开头的我,给了自己下了“与武汉人接触,我必定感染”的消极暗示,导致了随后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image.png


 疫情当前,人心惶惶,我们除了加强自我保护,严格保持卫生习惯之外,更应做的是杜绝传谣,绝不信谣,不要像上文所述一样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更不要过分焦虑,你要相信,你现在正经历的所有情绪都是正常的,这也是大多数人正在经历的。实际上,这些负面情绪是人类生活乃至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语言是进行沟通疏导和传达关爱的重要工具,而积极暗示有针对、有目的地用含蓄间接的语言和行为方式对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诱导,可以使人产生积极、健康、向上的健康心理。在家的我们应该时常给予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保持良好心态和舒畅心情。以正确态度从容面对。


image.png


 在疫区的患者更应坚定信念,相信医生,谨遵医嘱。也要相信自己,不要过分紧张,要相信,那么多人在为这场战役奋斗,你终将被治愈。要学会对自己进行正向的自我暗示,获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通过调节心态来给予自身更多的抗疫能量。


 最后,我们应该建立积极期待,因为在各位白衣战士的守护下,疫情终会如2003年的非典一样被击败。时至今日,治愈人数直线上升。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终将携手走出阴霾,走向春意深深,走向无恙山河!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王丽:甘肃政法大学公安分院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学术硕士研究生

导师:周爱保教授。

 


返回列表

Copyright@2011-2024 甘肃省心理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1547号-1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特教楼601室 电话:0931-7971306 本站由甘肃百纳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50号

您的网站没有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