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信息轰炸”时期,你要思考再定夺!

更新时间:2020-3-13 19:56:04

2020年1月24日的晚上是一年中大家最期待的年夜饭,本应该风尘仆仆的赶回家看看许久未见的亲人,抱抱许久未见的孩子,在自己的家里与家人团聚热热闹闹的过一个最隆重的节日。但是今年一场疫情却悄然无息的降落在了以武汉为中心的祖国大地,瞬间全国各地正在回家的游子停下了匆匆的步履,准备回家但已经购买了火车票、飞机票的“启航者”退掉了自己手中的票,准备在离家千里之外过一个不再团圆的团圆年。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全国上下陷入了“非典”以来的又一次慌乱。在这一个阶段,年轻人不在整天关注明星的八卦、绯闻;老年人不再外出聚集跳广场舞、打麻将;家家户户的小孩也被家长勒令不能再外出玩鞭炮,和小伙伴打打闹闹。大家在这一阶段都开始不约而同的关注疫情的发展情况,年轻人每天打开手机的微博热搜计算着今天全国的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关注着自己当前地区的疫情发展;爷爷奶奶则打开电视不断的注意着CCTV播放的相关新闻报道。疫情发生之后使大家都陷入了各种各样的恐慌、担忧、慌乱、郁闷、烦躁、愤怒等等负面情绪,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也竟然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之中。


image.png


在新冠疫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时不时被一些难以辨别的信息所包围,并且在疫情发展的关键期这些消息的出现也绝对不是空穴来风。相信在2020年的1月26日前的这一两天内,我们都会被一则“今晚9:30分,央视新闻频道(13频道),白岩松主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报道现场直播,邀请钟南山院士介绍疫情,请转发!通知学生、家长和老师们届时收看”的“官方”消息所影响。这样的一则被疯狂转发的新闻消息无疑顺利的欺骗了广大群众。这则消息的转发范围极广、传播速度极快,短短的时间之内很多人已经准备好小板凳准备收看。但是这则消息给大家带来的激动、紧张之情伴随着一则官方信息而宣告结束,因为这则通知是谣传!


image.png


与此同时,在疫情不断蔓延的时刻,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戴口罩,勤洗手,多开窗通风,使用酒精进行日常的消毒。2月10日据人民日报报道:杭州一市民小张在8日中午正在对头、面、颈、四肢及衣物表面进行消毒,因为天冷站在大功率电暖器边上擦拭,结果擦拭的酒精在电暖器的作用下遇热挥发,引燃衣物,小张面颈、四肢、呼吸道等多处火焰烧伤,判断为15%的Ⅱ-Ⅲ度烧伤。医生表示这是酒精没有完全挥发遇高温导致的。随后央视新闻在2月20日的告知群众病毒通过衣物传染人的几率极低,如果不是去过特定的场所,不需要对衣物进行专门的消毒。另外,酒精喷洒在衣物上,遇到明火、高温、静电,都有可能起火。建议不要将酒精喷洒在衣服上,酒精喷洒在衣物上甚至还会对衣物造成损坏。以上两则信息一则对于个人的生命实质上没有造成多大的损害,但是另外一则消息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命安全,那在这样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什么民众对于消息的判断力会下降呢?我们又该如何去获得相关的正确信息呢?


这次的疫情不是一个简单的公共卫生事件,从刚开始的来势汹汹到最后全国24省陆陆续续的发布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各地的医疗救援队伍奔赴武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逐渐上升,群众在这种高压环境下心理不免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咨询师,都会有在重大的社会应激事件来临的时候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本能,因此就会自发的去关注一些比较积极的消息去缓解自身的焦虑水平,这个时候我们就可能会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对每个“好”消息来着不拒,也完全不会分析这则消息的适用人群以及这则消息的真假,人人都处在了一个自保的条件反射中,这其实是我们自身的认知出现了问题。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哲学家们一直都在关注着认知和情绪的关系,理性主义者一直认为,情绪的侵扰会误导诸如理性和决策这样的高级认知,但是对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还未有相关的研究证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认知神经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之下,人们发现认知和情绪不再是一个相互分离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表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Clore与Storbeck在自己的研究中指出,情绪一直都被视为人类行为非理性或偏差的来源。在这次疫情中,大多数的群众都处于一种负面情绪中,因此他们在判断时受到自身或者身边他人情绪的影响或多或少的对于事物的认识都存在一些偏差。与此同时他们还进一步的提出情绪能够提供关于好与坏价值判断的具体信息,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情绪体验支配着我们的态度和思考风格,也就是说我们做出的认识和判断是依据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而进行的。这与 Daniel Bernouli的研究也基本是一致的,他们的研究指出人们的判断和估计不依赖于获益本身, 而依赖于获益后的心理满足或愉悦程度。比如人们宁愿去选择有40%的中奖率的彩票也不会选择去购买有60%的概率未中奖的彩票。在疫情发生时期,人们的负性情绪首先导致人们的认识和判断出现误差,其次在先前的错误认知下也会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那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image.png


 首先在突发事件面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听从国家的指挥,就可以战胜一切的困境。我们要相信我们的祖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做一些简单的事情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降低自己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之下发现,在整个疫情下群众社会情绪的变化趋势中担忧是疫情期间主要的负面情绪,当你的负面情绪得到控制的时候,你就会重新获得思考的能力。


 其次我们要避免相信一些难以查找来源,信息表达模棱两可、用比较夸张的手法描写标题的信息。我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首先应该去关注他的发布源,然后还应该关注信息内容,利用一些常识去规避掉一些虚假信息,如果最后还是不确定信息的真假,我们应该去向专业人员寻求帮助。


 最后是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即将面临毕业、找工作、考研复试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严重的紧张焦虑阶段。如果你只是一味的去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实在是处在一个太过于被动地位。我们应该积极的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查看一些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利用网络对于需要的信息做一个搜索与整理,同时也可以多和辅导员还有导师去沟通,这样你在能掌握权威的信息,为未来提前做好计划。我相信这些方法都会让你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再焦虑,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面对这场“艰难不易”的宅家生活,我们只要做到科学获取正确信息,就能在宅家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计划和准备保护好自己和家人,和全国人民一起去打赢这场“病毒战”!


image.png



(文中图片皆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

刘阳: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导师:周爱保教授


返回列表

Copyright@2011-2024 甘肃省心理学会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1547号-1

地址:西北师范大学(新校区)特教楼601室 电话:0931-7971306 本站由甘肃百纳网络提供技术支持

甘公网安备 62010502001350号

您的网站没有授权